以史为鉴 共护和平
9月3日上午,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,举国关注、举世瞩目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贯通历史、现在和未来,彰显了中国人民的坚定意志,体现了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,激扬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
9月3日上午,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,举国关注、举世瞩目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贯通历史、现在和未来,彰显了中国人民的坚定意志,体现了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,激扬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
我们也都知道,中国的胜利并不彻底,在其中付出了大量国家利益,并且一衣带水的日本,始终在以各种丑陋姿势提醒着世人,我们赢得的是一场没有触及加害者灵魂的胜利。让侵略者真正意识到作恶必须惨重代价的“抗战”,依然还在继续。
1931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,中国军民率先举起反抗侵略的旗帜。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标志二战全面爆发时,中国已独自抗击日军六年,形成贯穿战争全程的东方主战场。这场持续14年的民族解放战争,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反侵略战争,更以其独特的
1945年8月15日,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《终战诏书》的形式,宣布向盟国五条件投降。在此前一周内,主战与主和两派各执一词,数次会议争论不休,议而不决。虽经天皇圣裁又圣裁,主战派仍阳奉阴违。其追随者发动“起义”,追杀大臣,包围皇宫,搜查天皇录音,几使《终战诏书》不
军事问题专家曹卫东在长安街知事(微信ID:Capitalnews)“知事会客厅”直播节目(回放)中表示,此次阅兵全面展示了中国国防现代化、体系化和完全国产化的成就。从战略层面看,核常兼备、海空一体、信息化与无人化装备体现了全方位作战能力;从步伐训练到仪仗队的整
当洪秀柱在今日头条发布了题为《参加九三纪念是缅怀先烈,民进党不该用恐吓阻止人民铭记历史》的文章时,她不仅是在回击民进党对历史记忆的粗暴干预,更是在两岸关系微妙时刻,用抗战历史这把钥匙,试图打开被政治操弄遮蔽的民族认同之门。
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(Victory Memorial Day for the Chinese People’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) ,是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而设立的纪念日,时间为每
图为在南京大屠杀中,日军把无辜的中国人反绑双臂枪杀后,掷入城郊池塘。新华社发
想必大家心情都非常激动,可没想到,日本这时候又跳了出来,居然有人将9月2日,说成是“日本解放亚洲日”。
在这个星球上,日本是加害中国人最深最残忍的国家。南京大屠杀,日军手段之残忍,世所罕见,令人发指;731部队灭绝人性,拿我数千同胞进行活体试验,惨绝人寰;在侵华战争期间,日寇夺去我3500万同胞的生命,还有数千亿元的财产。在此之前,八国联军侵入北京,就数日军对中
东方巨龙这次伟大的纪念,西方国家没有来,这是说明东方巨龙人缘不好吗?真相其实是有些西方国家已经完全没有战略自主了。
南京城墙的弹孔依旧清晰,三十万亡魂的哀嚎犹在耳边,日本却拿出560亿日元试图抹去这段历史,甚至公然阻挠各国参加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。
1945年8月15日,东京电台播出了裕仁天皇的录音,宣布接受《波茨坦公告》。不过,这篇讲话通篇没出现“投降”或“战败”这样的词,而是把战争说成“为了东亚安定”,把原子弹称为“残忍武器”。
最近这段时间,日本的表现极其猖狂,不仅是在挑衅中国,甚至可以说是在挑衅整个二战后的国际秩序。今年是二战胜利80周年,中国计划举行大阅兵,可日本竟然提出要求,希望欧亚各国不要来参加。这种行为实在太猖狂了!日本不仅没有好好反省自己在二战中的罪行,甚至还试图阻止其他
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,是以国家立法形式确立的纪念日,旨在铭记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,深切缅怀英烈以及所有为抗战胜利付出牺牲和努力的人们。
1945年8月15日,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全国广播,发布《停战诏书》,宣布无条件投降,当日,《大公报》头版用超大号的五个铅字“日本投降矣!”,向全国人民报告了这一抗战胜利的消息。
昔者,自“九一八”始,倭奴犯我东北,白山黑水间,百姓蒙难,山河破碎。继而七七事变,战火燃遍华夏,奸淫掳掠,无恶不作,烧杀抢夺,生灵涂炭。淞沪会战,我军浴血,百万将士赴国难,虽装备悬殊,却以血肉之躯抗敌之坚甲利炮,四行仓库,八百壮士,孤军奋战,其志可嘉,其勇可赞
明明是1945年8月15日,日本天皇颁布《终战诏书》,为什么我们把抗战胜利日定在9月3日?
日本外务省居然通过其驻欧亚各国的使馆“打招呼”,叫各国在9月3日,别来北京参加中国的抗战胜利阅兵,还给出一个荒唐的理由,说这场阅兵“太沉湎于历史、满是针对日本的意味”。
今天,杨陌老师在朋友圈里晒出自己新创作的《波茨坦公告》六尺十条屏书法作品,仔细观赏,感慨万千。该作品以楷书为载体,实现了传统书法艺术与重大历史文本的深度融合,我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赏析,仅代表个人意见和看法: